对于很多人来说,智齿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智齿学名第三恒磨牙,用大白话来说其实就是第三颗后槽牙。第三恒磨牙之所以叫「智齿」,还是因为一个有趣的典故。
「智齿」的由来
北齐皇帝高湛长了第三恒磨牙,
痛不欲生,召来御医问:
尚药典御-尚药局局长邓宣文
按典籍记载如实讲述着这颗牙的由来。
听着叨叨背书的邓局长,
高皇帝不仅牙更疼连头也听大了,
关键局长也没给出解决办法,
于是皇帝一怒之下赏了邓局长一顿打。
皇帝又把同样问题抛向了名医徐之才,
徐之才脑子转得特别快,
眼看皇帝转向问自己,
马上扑通一声跪下,边磕头还边道贺:
皇帝听到徐之才的回答,
高兴的牙都不疼了,
重赏了徐之才。
「智齿」就这么诞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第一,智齿的说法由来已久,并不是由英文「wisdomteeth」翻译过来的,只是一个巧合;第二,一定要注意与患者的交流,掌握合适的沟通方式。
故事讲完,今天的小助手课堂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那些需要拔除的智齿。
一、位置不正的智齿
现代人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脑容量的增大,留给智齿的空间越来越小,许多智齿都是躺着长的、斜着长的、随心所欲的长着。这种智齿可以说是害人害己,不是把其他牙的腰顶坏,就是把自己的头撞坏,当遇上这种智齿时,我们主张一定要把它拿掉。
二、有深大龋坏的智齿
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是阻生齿,当一个人的下颌骨足够宽大时,留给智齿的空间也就足够其正常萌出了,这种正常位置萌出的智齿没有其他症状时一般不需要处理。但当这种智齿发生龋坏而又无法进行其他治疗时,还是要考虑将其拔除。
三、未完全萌出的智齿
下面病例中的右下智齿虽然暂时没有完全萌出也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可以预见的是,当它继续生长时,旁边的一系列牙都会受害,所以这种牙也需要及时拔除。
四、反复发炎的智齿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当智齿周围炎症反复发生时,不仅是软组织遭殃,甚至会引起间隙感染等严重后果,这种智齿也是应当拔除的。
五、无对颌牙的智齿
智齿的发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同一个人身上,有可能下边长了,上边却没长;也可能上边长了,下边却没长。这时候就会出现没有对颌的智齿。没有对颌的智齿会不断伸长,这种牙并没有保留的价值,一般考虑把它拔掉。
六、正畸需要拔除的智齿
下列病历中可以看到下颌前牙拥挤且牙合曲线异常,此时应当将两个下颌智齿拔除进行正畸治疗。
七、颌骨肿物波及的智齿
当智齿位于颌骨肿物范围内时,不管你是位置正也好,没龋坏也罢,通通都得拔掉,以预防肿物的复发。这时候就只能与患者交代好,不是医生不给力,奈何肿物太狡猾啊。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写过一本小说,名字就叫做《智齿》,书中的主角是一个作家,由于拔除了智齿而江郎才尽,为了找回自己的写作才能,主角千方百计的想要安回自己的智齿。
年少时读到这篇小说,一直幻想自己也能有一颗全能智齿,再不济有颗数学智齿也行,这样我的数学就有救了,奈何我遗传性先天缺牙,不仅没长智齿,侧切牙也没有长出来。
后来上大学学了口腔我才醒悟,郑渊洁估计是没长过这些必须拔除的智齿,否则他一定写不出这本天马行空的小说来。希望各位同行在遇到这些智齿时多加注意,毕竟在中国古代,因为智齿的事,全国卫生系统的头头也是挨过打的。
*本文为史克牙e汇委托丁香园约稿内容,作者王璨,转载请注明出处。仅供行业专业人士参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账号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文中涉及到的药理或实验操作过程做过验证,不视为医疗意见或建议。本账号不对上述摘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往期精选
种植及多学科联合治疗临床实践案例剖析后疫情时代——牙医职业发力点
急性根尖周炎除了根管治疗,
还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ys/64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