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智齿无用是现代牙科医生的阴谋,好多人被忽悠着拔掉了。
古人的智齿都长得好好的,不会到现代就长不好。
智齿对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跟人体的智力记忆相关,还是健康的晴雨表。
通常这些谣言的标题都冠以“震惊”“疯转”,然而......
真相:
智齿是口腔中的第三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上下左右对称,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会多于4颗。
由于人类的饮食愈发精细化,口腔留给智齿的空间逐渐变小了。智齿不再是人类咬合主力的担当,但它的退化是随机的。
拔智齿会损害智力吗?
大多数人的智齿是在20岁左右萌发的,此时的人心理、生理逐渐发育成熟,因此智齿被看做是智慧的到来,又称“立事牙”。智齿是长在牙槽骨上的,拔除或保留,对智力没有影响。
智齿需不需要拔?
由于人类咀嚼能力在退化,颌骨在变小,提供的可以供牙齿萌出的空间也随之多小。智齿生长在口腔最里面的位置,很难清洁到位,容易被龋坏。
很多智齿在萌出时往往会因为空间不足而导致异位萌出、阻生。一部分智齿生长的位置较偏,会阻碍临牙的生长,甚至会“拖累”两颗具有咬合能力的磨牙。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而一部分智齿能正常萌出,不会为口腔带来伤害。智齿的去留要根据其实际的生长情况进行判断。
不一定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掉,不妨碍口腔健康的可以选择保留。
什么样的智齿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
龋坏者。
3.有对咬牙的智齿。
什么样的智齿需要拔掉?
1、龋坏的智齿
智齿的位置太偏,刷牙不容易刷到,牙工具很难施展。相比之下,拔牙既没有影响到好牙,也很方便医生操作。
2、空间不足、侵犯临牙
部分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引发牙痛。
3、没有对咬牙
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4、阻生齿
阻生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智齿到底是怎么拔的?
智齿是口腔中最容易变异的牙齿,牙根数量、牙齿形态、生长位置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智齿类型不同,拔牙的方式也有所区分。部分智齿可以直接拔除,而部分智齿则需要进行截冠。(截冠:将牙冠与牙根分开,先取出牙冠、后取出牙根)
健康点评专门请教了两名口腔科主任级医师: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刘洪飞、
北京维世达诊所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口腔科主任张秀芬
张秀芬主任表示:牙冠水平阻生和近中倾斜阻生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截冠。
刘洪飞主任表示:拔牙前需要先通过X光牙片判断出牙根的弯曲程度,再选择手术方法。
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上颌智齿牙根向远中弯曲(向后弯)是可以考虑不使用截冠或分根操作、直接拔除。
更多的情况下(不但是牙根弯曲),包括下颌智齿水平阻生,上颌智齿多牙根角度过大等情况下,拔智齿都需要截冠或分根。
是不是牙根越多的智齿拔除的难度越大?
刘洪飞主任表示:拔牙是使牙齿从牙槽骨中脱出的过程,牙根的数量的确与牙齿拔除难易有关,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牙根的形态、牙根之间的角度都会有影响。
张秀芬主任也表示:拔牙难度主要取决于牙根的形态,牙齿埋伏的程度,牙齿邻近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情况。
三种典型阻生齿的拔除过程图解
1.垂直阻生智齿
2.低位垂直阻生智齿
3.低位水平阻生智齿
拔智齿的最佳时间
13~30岁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超过30岁,拔智齿的创伤开始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有的人的智齿已经连累周边牙齿坏掉,不得不将两三颗牙一起拔掉。原则上一旦发现智齿发育不良,应尽早拔除。
智齿拔出须知
智齿是可以拔出的,但是,在拔牙后我们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以免影响健康。
1、通常拔的时间越久,肿胀的时间就越久,尤其是阻生齿。
2、一小时内,所有的血水、口水都要吞下。不可漱口。
3、回家以后,前两天需要冰敷,两天后再不舒适,则用热敷。
4、在牙龈发炎时,应服用消炎药等炎症消除后再去拔牙。
5、月经期间不能拔智齿。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ys/64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