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系列整天搞得我心神不定的智齿

口腔科普系列

整天搞得我心神不定的智齿

在口腔门诊诊疗中,经常会听到患者诉说“医生,我嘴张不大了!”,“医生,我每几个月脸要肿疼一次”,这些往往都是智齿惹的祸,它虽然很小,却经常喜欢搞事情,让我们疼得死去活来,折磨着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群体。

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付峰勃给大家全面介绍一下智齿的相关知识:

01

智齿到底是怎么回事?

牙列由中间向后数第八颗牙齿就是我们常说的智齿,若是全部生长出来共有4颗,上下左右各一颗。一般情况下,人到了16岁以后智齿才会生长出来,由于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就有了“智齿”这个名字。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16岁至25岁的人群中,智齿的萌出率为54%。在已经萌出的智齿中,阻生和错位约占44%,其中发生在下颌者约是上颌者的2.5倍。

由于萌出位置不足,智齿可能部分或全部被龈瓣覆盖,再加上位于口腔的最内侧,刷牙的时候十分难清理到,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智齿冠周炎,进而导致开口运动障碍、咀嚼、吞咽疼痛加重。

到了冠周炎的中后期,会表现为口臭、舌苔变厚、智齿周围流脓等症状,甚至半边脸都会肿起,张不开口,不能进食,可能伴随发烧、头痛、便秘、淋巴结发炎肿大等。

02

智齿有啥危害?

智齿最常见的危害,一是智齿冠周炎,二是造成相邻牙的损害。其中,最凶险的就是智齿冠周炎了,它既可以平淡无奇,消炎即愈,又可以肿胀封喉,危至需要气管切开保命,个体表现差异极大,尤其是孕妇,饱受其伤害却又让人束手无策。

我们在门诊经常看到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的病人,有的输液消炎即可治愈,也有发展为口内或颌下间隙感染需要切开排脓的。

智齿造成邻牙损伤是另一种特别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是因为没有早期拔掉智齿而最终导致邻牙损坏追悔莫及,其中以前倾阻生智齿尤为多见。

这就是个玉石俱焚的案例,智齿把旁边的牙也给顶牺牲了,种牙是在所难免了。

因为这种智齿水平向前直抵邻牙侧面,形成敞开式间隙,极易存留食物残渣,较难清理,时间一长就可能形成邻面菌斑并产生龋坏,邻牙即进入快速毁灭崩解期。

03

智齿到底要不要拔?

如果智齿经常发炎则应视为口腔病灶,毫无疑问,无论长得正还是歪都必须拔除;

而从来不发炎的智齿,如果长成正位,有正常咬合功能,无龋坏,可以保留不拔;

如果是肉眼可见的前倾阻生型,不管是否发过炎,一般是建议拔除;

女性备孕前则强烈建议拔除,因为它如同不定时炸弹,具有冠周炎的潜质和破坏邻牙的潜在危害。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多见,低位埋伏型智齿,大部分为水平埋伏,是否需要拔除目前尚无绝对权威观念,虽然有少数病例可发展至影响邻牙健康或形成“含牙囊肿”而不得不接受手术,但大多数并无此类倾向。

04

拔智齿到底痛不痛?

虽然大部分的问题智齿都建议拔除,但广大年轻人免不了因深入骨髓的牙科恐惧症而拒绝拔智齿,最主要是怕痛。随着微创拔牙技术的普及,锤子的使用也明显减少,除了少数的骨粘连需要轻锤增隙以外,以前广泛使用的锤子暴力劈牙分根方式已经被现在微创的拔牙手机取代。

总的说来,拔智齿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被智齿困扰的朋友们可以适当权衡,参考医生的指导意见。该拔的话,就拔了吧!

专家简介

付峰勃,口腔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理事,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口腔临床和教学工作,对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尤其在牙体牙髓治疗和齿槽外科方面有较深造诣。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医德高尚等荣誉,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

END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

医院院训:尚德精术和谐创新

门诊时间:

平诊:8:00——12::00——17:30

假日门诊:8:00——12::00——16:00

急诊: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就医指南:门诊大厅——咨询台——分诊挂号——就诊——检查——取药(或治疗)——住院或离院

发热门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by/650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