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危害
一、龋齿的形成原因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牙齿在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组织中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造成牙体硬组织缺损的一种疾病。龋齿的生成原理是寄生在牙面的细菌与口腔内的碳水化合物作用而产生酸,这些酸使牙齿脱矿而形成龋洞。因此,龋齿是由细菌、食物、牙齿本身状况及作用时间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二、乳牙龋齿的危害
绝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龋齿的危害,但是对于乳牙龋齿的认识却存在重大的误区,总以为乳牙迟早是要被换掉的,因此是否有龋齿都没有关系,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其实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乳牙龋齿主要有以下危害:
l患龋带来的伤痛
1.尽管乳牙是要换掉的,但毕竟需要在口腔中正常行使功能长达数年之久,患龋以后小孩必然要遭受很多痛苦。
2.再次,更为严重的是乳牙患龋以后,会影响牙根部恒牙胚的发育和生成,同时,由于不能咀嚼硬食物使颌发育不足,导致新盟出的恒牙排列不齐,错位畸形,而且新牙还有可能带有龋病。
l影响咀嚼功能和发音
1.剧烈牙疼妨碍宝宝进食,影响咀嚼功能及食欲,从而影响宝宝摄取足够的营养。小孩正处于成长发育旺盛期,如果咀嚼不充分,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乳牙过早缺失会影响发音,长期如此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发音不准。
l影响发育(恒牙、面部、全身)
1.儿童时期的颌骨和面部发育需要咀嚼功能的刺激,乳牙患龋后,不敢咬硬的东西,造成后恒牙发育不良。
2.导致牙齿根尖炎症,影响恒牙胚,造成新生恒牙发育不良。
3.单侧乳牙龋坏导致偏侧咀嚼,会造成面部的发育不对称。
4.乳牙过早缺失还可能引起恒牙错位萌出或埋伏阻生,形成牙列拥挤畸形,影响容貌。
5.如果长期不治疗龋齿,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龋齿的预防和治疗
龋齿本质上是由于牙齿脱矿而形成的,因此如何防止牙齿脱矿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目前龋齿的防治有以下主要措施:
1.通过刷牙或使用窝沟封闭剂等措施,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清除或杜绝细菌在牙面上的寄存,减少龋齿形成的最基本根源;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是限制食糖,特别要减少吃糖的次数,以便减少酸的产生;
3.使用氟化物。科学家们研究和实践证明氟化物可以大幅度降低患龋率。氟化物的防龋机理为:
a)有抑制变形链球菌代谢生长的作用;
b)减少牙菌斑内酸的形成;
c)提高牙釉质的抗酸力(羟磷灰石-氟磷灰石);
d)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
使用氟化物防龋的具体方式有两种:
a)全身用氟(自来水加氟、食盐加氟、学校饮水加氟、氟化钠片剂和滴剂等);
b)局部用氟(使用氟化泡沫、氟保护漆、含氟凝胶、含氟漱口水以及含氟牙膏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by/65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