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于年设立,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中国)全国爱牙日。今年“全国爱牙日”的活动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均衡饮食限糖减酸?洁白牙齿灿烂微笑”。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引起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有些微生物长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你需要知道的“爱牙八条”
1.每天有效刷牙两次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应再进食。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以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
2.倡导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牙齿脱矿和促进牙齿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三岁以上的儿童每次用量为黄豆粒(豌豆粒)大小,成人每次用量为1克左右的膏体即可。
3.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糖是引起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同时,成年人应戒烟限酒,远离槟榔,积极预防口腔癌。
4.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提倡每年洁牙一次,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
5.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
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避免在怀孕早期或晚期接受复杂口腔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6.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
婴儿出生之后,家长应每天用软纱布擦洗口腔,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清洁口腔和牙齿。7岁以前,父母都应当帮助和监督儿童刷牙,引导其养成正确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7.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操作过程无痛、无创。恒磨牙完全萌出后经口腔医生检查确认符合适应证可做窝沟封闭。
8.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
牙齿缺失不仅影响进食,还会导致口腔内其他牙齿的问题。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镶牙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
这些护牙误区你踩了吗?
误区一:饭后立即刷牙
饭后立即刷牙有损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釉质,叫珐琅质,在进食之后,尤其是食用酸性食物或饮用果汁之后,由于酸性的作用,珐琅质变得松软,这时如果马上刷牙,势必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时间一久,牙齿上的珐琅质就逐渐减少,若需要在进食后刷牙,不妨先用清水漱口,等15分钟,待口腔内的酸碱度平衡后再刷。
误区二:牙刷用坏了再换
牙刷是人们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洁齿防龋的保健用品,可以起到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牙龈防病能力的作用。然而,如果使用不当,牙刷被细菌污染,这些细菌可能通过直接吞咽或破损的口腔粘膜及龋洞侵入人体,引起肠炎、败血症、肾炎等疾病,建议一个月一换。
误区三:刷牙左右来回“拉大锯”
不少人刷牙左右来回“拽”就像“拉大锯”一样,不仅难以清洁牙缝中的牙垢,还会对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和牙龈造成磨损,最好的刷牙方法是让刷头斜向牙龈45度,打圈按摩,此法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全面清洁,此外,建议在刷牙后,再用牙线清理牙缝中难以被刷出的污垢。
误区四:常用牙签剔牙
牙签尖头部位短,未必能清除牙缝较深位置的残渣和牙菌斑,若使用过多、力度过猛,会令牙缝变大,损伤牙龈。
误区五:用漱口水代替刷牙
大部分人认为用漱口水也能起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其实不然,刷牙时,牙刷的物理摩擦对于清除牙菌斑至关重要,只用漱口水漱口,去牙菌斑功效有限,不能代替刷牙。
误区六:洗牙会伤牙
洗牙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它的主要原理是用超声洁治机把牙齿表面的牙石震荡下来,不是机械的清除,对牙齿会有保护作用。而且洗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单纯是为了好看。
误区七:智齿不拔没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长得位置正、和对颌牙有良好咬合关系的就不需要拔,位置不正或者本身龋坏发炎的才需要拔,危害一方面是阻生的智齿自身容易反复发炎,另一方面是阻生智齿和第二磨牙之间常常会有食物嵌塞,引起第二磨牙龋坏等问题,具体的要根据你口内和X线片来看。
总结
牙齿不仅关系到全身健康的诸多方面,同时也是现代人健康与文明的标志,牙齿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End
有口腔问题,
可以和牙医微咨询,
与雅博士公众平台,一对一咨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by/65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