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民营口腔种植病例单颗上前牙拔

??作者:芮宇欣

医院

  年5月25~29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民营口腔医疗分会主办的第八次中国民营口腔年会在江苏省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期间举办的“首届中国民营口腔种植病例点评”展评是中国民营口腔界继去年的正畸病例大赛后第二次举办全国规模的医学专业展评,经层层筛选后的10位民营口腔医师进入总决赛。   《今日口腔》将在   左上前牙外伤松动疼痛26小时,要求诊治。现病史   患者于年8月10日上午打篮球与人发生碰撞,致左上前牙松动、疼痛、出血,就诊我院要求诊治。既往史   否认系统性疾病及药物、牙科材料过敏史。专科检查   颌面部对称,皮肤黏膜完整。牙周生物型:中厚-弧形牙周组织(图1)。21松动Ⅱ度,叩痛(++)。22松动Ⅰ度,叩痛(+)。全口牙排列整齐,咬合正常。牙龈龈缘及龈乳头轻微充血。   笑线:上唇线位于双侧上中切牙颈缘上1~2mm;下唇线:切缘与下唇的柔和曲率一致。术前锥形束CT(CBCT)示:21根中1/3折断,22根尖牙周膜略增宽。

图1牙周生物型:中厚-弧形牙周组织

图2微笑照

图3口内像

图4术前CT示:21根中1/3折断

图5术前CBCT示:22根尖牙周膜略增宽

诊断   根据基本情况和临床检查,对患者的诊断包括:①21牙根折、松动;②22牙松动;③牙龈炎。治疗计划   设计包括以下内容。①拔除21,即刻种植、即刻或延期负重;②拔除21,延期种植、即刻或延期负重;③22调后定期拍片观察牙根情况,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④全口牙周基础治疗。手术过程

图6年8月11日当天,4%阿替卡因肾上腺素3.4ml局麻下微创拔除21(根中1/3折断)

图7探测拔牙窝唇、腭侧骨壁

图8与对侧同名牙对比颈缘高度

图9无翻瓣下,使用扩孔钻逐级预备种植窝至直径为4.3mm

图10选择4.3×13mm种植体(Nobelreplace),唇侧间隙植入Bio-oss骨粉,表面覆盖海奥可吸收性胶原膜

图11种植体顶部插入转移杆,取临时冠模型送技工室制作临时冠

图12种植体顶部旋入5mm愈合基台,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创口

图13术后全景片

图14术后根尖片及CBCT

图15术后CBCT术后24小时内21即刻戴螺栓固位的基台树脂一体临时冠、22进行调牙合治疗

图16原天然牙(上)、种植临时冠(下)

术后5个月复诊

图、22及下前牙龈缘、龈乳头轻度红肿充血

图18进行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种植体及周围牙龈组织恢复健康

图根尖骨质可见低密度阴影

图使用Vitapex糊剂暂封

图21种植体水平取模

图22牙龈组织状态健康

术后6个月

图23治疗选择全瓷基台及CAD/CAM全瓷冠永久修复体

图全瓷冠唇侧龈缘、龈乳头与对侧同名牙接近,但全瓷冠与原天然牙略有色差,效果不满意

图25技师重新比色重新制作

图26重新制作后的全瓷基台及全瓷冠戴入

图27基台与种植体、牙冠与基台边缘密合

图28重新制作后的全瓷冠

术后14个月

图、22根尖周未见异常;22行根管治疗及树脂永久充填

图两侧牙间乳头和龈缘高度无退缩,软组织形态良好,22行根管治疗及树脂永久充填

图31术后14个月CBCT示唇侧骨板宽度为3mm

术后27个月

图32术后27个月口内像

图33术后27个月CBCT示唇侧骨板宽度为3mm

图、22根尖、根周无异常

病例分享   ①拔牙时尽可能避免拔牙窝周围骨壁损伤。②种植体应按理想的长轴方向植入,同时尽可能靠近一侧骨壁,以取得一定的初期稳定性。③即刻种植中定位非常重要,扩孔钻很难校正种植窝方向,因而需要准确定位并根据定位点预备种植窝。④计划在上前牙美学区的任何位置植入种植体时,预先评估种植体植入后形成的牙龈形状非常重要。讨论   即刻拔除即刻种植,可减少由于缺牙导致的牙槽骨快速吸收,利于软硬组织的外形维护,符合前牙修复的美学原则。本病例选用的种植体长度为13mm,种植体植入拔牙窝底至少5mm,以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本手术中行微创拔牙,尽可能减少对余留骨的损伤,减少骨吸收及人工骨的植入,缩短骨愈合期。   术中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有效的骨壁探查,探诊拔牙创骨壁完整,无明显缺损,未作黏膜切开,这样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对骨床的损伤及术后反应小,复诊次数少,同时对软组织成型有利。总结   前牙种植的美学效果是以种植体与周围骨稳定结合为基础的,依赖于种植体周围健康的骨质和充足的骨量。   冈德(Grunder)等认为种植体唇侧骨板的厚度至少应为2mm,最佳为4mm。本病例通过对种植体植入的正确位置、方向、角度及引导骨再生技术(GBR)骨增量技术的引用,并注意口腔卫生牙周保健,保证种植体唇侧充足的骨量,合理制作、佩戴临时冠,可对牙龈乳头及龈缘很好地塑形,从而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同时复查邻牙牙根根尖的变化,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也保证了美学区牙齿功能与美学稳定的因素。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75期10~11版)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by/65027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