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儿北汽制造BJ驾驶体验

作者——咖加用户:PRND21

引言:买个模型玩儿玩儿就得了……

(写在开头:试驾的车型具体名称为BJCHB3,为方便描述,文中绝大部分延续“BJ”、“二蛋”这两个旧称来指代此车。部分图片使用了去年冬季驾车的旧照,所以与近期季节不符。部分图片来自友人及网络,感谢拍摄者带给我们的光影记忆!)

终于周末了,我在双人床上耍着戛纳影帝瘫(又称葛优瘫),看着旧剧场版EVA。刚一时兴起打开了某闲到落灰的汽车APP,一分钟后因为太辣眼睛关掉——再撑下去我就得找眼科约号了,既然对“野模装媳妇”没兴趣,这app对我几无价值。

(此网站/app常见汽车文章画风示意图)

边吃第四十个饺子,我边在考虑把乐高的GT3RS拆掉,像儿时那样DIY个玩意儿出来,毕竟原厂产品乐趣寥寥是LEGO日常。

“哎,妇科来试车啊?”

“保定的爹牌VV5、6、7啥的吗?那下次给你拔智齿,咱麻药就免了。”

“别介,是….”

“那是啥?比亚迪电驴?还嫌上次租那个不够魔性?”

语音条传出来一声淫笑(误):“还能是啥?二蛋呗!”

“明儿上午等我!”

放下手机,原本已呈橘猫状的我一下精神了,得,要失眠。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甚至还不到中午12点),直奔朋友家,太好了,今天他媳妇不在家…不对…二蛋我来了!

(“当时的我”示意图,身材基本是准确的)

这次的车型历史嗑我打算长话短说,毕竟作为无数人(并不美好)的记忆,这车许多人有所了解,即便没开过,也很可能坐过、爬过,大清早被它点火的苟延残喘吵醒过,半夜被它尖叫的刹车搞得连HDram都碎过。

作为一款年代久远、角色众多、品质堪忧的超硬核越野车(多硬呢?它能把司机痔疮颠出来。有好友还表示能颠回去,我没求证),它历史细讲一万字不够。

作为特定时代产物,BJ研发初衷自然是满足军方。若干轮试制后,最终产品从Willys式的短轴双门(根本没门好吗?)越野车,逐步变成实用性更佳的四门越野车,毕竟后排首长不能整天玩儿老头钻被窝,难度系数忒大。

(原型车之一的BJ,对后排首长很不友好)

研发小组还曾借鉴米国Willys和霓虹陆地巡洋舰(然而看看现在的二蛋,再看看陆巡),不过最终产品更多散发出了浓郁罗刹味儿,俨然是二次研发的嘎斯69,连排量都是非常苏联的cc。

(GAZ-69的研发早在40年代就开始了)

正常,那60年代就已过时的苏联颠死人斯基,当时可是我国轻型越野车绝对主力。

这里要暂时跑题一下,唠唠另一款经典小越野——UAZ,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厂制造,就是吃鸡里那台动力羸弱的家伙。这骡子许多设计和BJ高度近似,以至于许多人认为基于UAZ-。

这结论有个逻辑硬伤:BJ比UAZ-早投产6年。

时间毕竟是硬指标,总不能像某些自主品牌那样,说自己的山寨丰田本田是被正品厂家穿越抄的吧?这比说蔚来ES8不是没研发完就出来圈钱的半吊子还虎。

当然,UAZ产了很多年GAZ-69,且早在50年代末就开始了后称为的这车的研发,咱二蛋有没有从老大哥那儿“取经”,这事儿就很复杂了。

(早在50年代末,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就开始研发新型越野车了,图为年的原型车——这已经是改进若干次之后的产品)

在解决“有没有”这问题方面,BJ交上了令领导满意的答卷,至于好不好——以我国当时的工业基础,还可以。

(实际上,后面那台短轴高顶的BJA妇科更喜欢……)

也许是觉得太可以了,“们”到今天丝毫没退休的意思,并以独特的节奏缓慢改进着。和的底盘和图纸也成了当年无数自主品牌的根基,堪称大众情人。

这情人实在忒不温柔了,差不多是抡着电锯的孙二娘那种。

同人作品层出不穷,画风也五花八门,但一看轮圈和轴头,就能知道又是从BJ底子上敲敲打打+糊腻子搞出来的东西,比如有诗云“远看切诺基,近看破铁皮”的北京凯特之类。

(独立大梁,切诺基前脸,三菱Dlica尾灯,观音门,思路还是很不错的,做出来的是什么鬼另说)

(这类用BJ底盘(或底盘设计)并拥有扭曲畸形车体的谜之客车,在当时的我国有很多)

(相比之下,延续部分二蛋外形的车反而显得顺眼一些。不要问我那个畸形的前门怎么进人,我也没能理解)

光阴如梭,曾经的陆巡40系,如今已衍生出了豪华舒适的陆巡系,生存力超强、各国正义/邪恶力量推崇的陆巡70系,以及更小巧休闲的陆巡霸道系,在世界各地吃苦耐劳,在天津港的平行进口车展厅作威作福,据说再有1年多,国产Prado也要停产了。

而二蛋,还是那个二蛋。

严格说也不算原来那个,几十年间,其厂家经历了若干次复杂混乱的血统变动,如今与其叫BJ,倒不如叫黄骅作坊二蛋更精确。

想着想着天就亮了,梦了一夜,光摇把子点火就摇了半天,醒来全身酸痛,可能这也是一种躯体记忆。

叼着抹着厚厚熊猫炼乳的面包就上了车,直奔约好的地点,稀了吧唧的什么鹰嘴炼奶真是弱爆了,让人总想起外虚中干的路虎发现神行。

这是台经过一定改装的BJ,不过外观几乎没变。车主没选择BAW自认为更“性感”,硬充JEEP范儿的战旗,而是入手了更正统,外观看上去和老款区别不大的“原味二蛋”,我个人觉得后者比前者东施效颦的模样漂亮多了,简单粗暴又略带委屈表情的车头设计至今也透着莫名的萌劲儿。

令我惊讶的是这车做工比之前还差——锈迹已经逐渐爬上了一些金属件的边缘,转向灯外壳也已掉色,这可是台仅2年车龄,区区数千公里的准新车啊!哪怕是劣质如哈弗H9、驴火VV7这样的,也远没如此惨不忍睹。

(上面4张图非试驾车辆,而是拍摄自北汽制造的经销店。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台年生产,还没卖出去的款新车)

深绿色车身+黑色钢圈看上去干净利索,也是经典配色,一股钢铁直男气息,永远搞不清楚口红色号那种。车主没选择很vintag,也非常艰苦奋斗的软顶款,而是买了用复合材料硬顶的款式(即“方门版”),因为硬顶款更便宜,而且密封性好些,更不容易漏雨,比较利于日常使用。

他有一点说错了,软顶版不漏雨——压根没打算挡,也就谈不上“漏”,手都能塞进去的巨大缝隙别说雨,老鼠都能进去!稍微用点儿力猫也没问题(橘猫除外)。什么?驾驶员和乘客会不会被淋湿?看你穿没穿雨衣。

硬顶+方门换来了更好的密封性和可升降侧窗,代价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风挡折叠取消了,窗户下沿没了粗糙的合页,光秃秃的就像新能源爱好者王铜根那睿智的脑瓜,还真有些不适应。挪到车门上的侧视镜没任何现代功能,但视野大增,让我一点不怀念纯属凑数的经典款。

我在风挡一角看到了张写着“内饰合格”的贴纸,厂家贴它可能只是因为觉得好看,没什么别的意思。

虽然对民用车几无价值,但二蛋不会忘记防空灯——毕竟情怀是核心竞争力。昏黄的灯光很有味道,这就够了,罩内遮光片能翻下来完成究极进化,不过看车主掰它时纠结的表情我放弃了,本来做工就糊弄,别玩儿坏了…

(引擎罩锁扣很江湖,讲究大力出奇迹)

加装的红角灯是属于无数人的集体记忆,不过据说非常晃眼,这也终于解答了我们几十年来“为什么那红灯要包块布”的疑惑,本来方向和刹车就不大灵,再刺个眼,胡同口的狗骑兔子碰瓷大爷这就算交代了。

车尾斜拉的备胎架和方正且狭小、以如今标准就是笑话的行李箱都和儿时记忆如出一辙,至于当年二蛋是不是这么把电线赤裸裸地从行李箱拉过去,我不太记得了。

(这瓶WD-40非常有深意,大家都懂的)

车尾供电接口能不能用没人关心,毕竟这车俩刹车灯也并不全亮。备胎架上没看到明显的砂眼和锈迹,对于二蛋已属优质品。

(简陋的车尾单看设计还是蛮有味道的,当然别细看)

(后置备胎是许多人眼中越野车的象征,不过早期BJ并没这设计)

(在铁皮安全党眼中,二蛋头尾都是大金属杠,可能是最安全的车)

据说后来由于锁止机构失灵,这架子颠变形了,以至于越野时车主不得不用绳子把它和后杠捆一起,这解决方案很二蛋。

车尾写着完整名称:BJCHB3,不过没人在乎这字码。什么3啊S啊B啊的,就是它,它就是。

嘎嘣一声拉开狭小的车门(把手没掉!),映入眼帘的是和年格格不入的画面,一时甚至不知该先看哪里。方块套方块的中控台已经完成使命——把仪表、音响、空调面板和出风口塞进去,设计感0,做工和材质用廉价二字都过于奢华,基本处于“能怼上咱就过,怼不上去就大力出奇迹”的状态。

(拿张去年冬天这台车的车内照片好了,请随意感受这个“新款内饰”)

什么?按键手感?流畅阻尼?不存在的我的老伙计,没掉下来就行。

这二蛋连空调都有,还要啥自行车?再奢求,我发誓要踢你的屁股了!

(托动手达人车主的福,这台破天荒地能看到转速)

不过车主竟然给这辆手摇窗的改了电动窗,仅限副驾门——据说是被逼无奈,夏天不把车窗降下来,车内就像笼屉。

(副驾电动窗开关位于扶手箱前壁,位置蹩脚,但总比蒸熟了好)

我大概能领会车主说的“空调不够凉”不够到什么程度了……

(中控台区域的储物空间简陋粗暴,但比没有好)

几个储物格直戳在那儿,容积一般还有毛刺,不过没什么可抱怨的,当年二蛋只有几根杆拔地而起,聊胜于无。副驾驶的手套箱板令人惊讶地带阻尼,可停留在任意位置上,十分极致奢华,不过经观察这八成是由于组装质量太差卡住了。

(豪华的人力阻尼手套箱盖)

仪表台下和副驾手套箱下充斥着大量的插头、电线、捆扎带,混乱程度让人想起邻村偷电的杨二狗。这些东西有的来自改装,有的是原厂馈赠,至于如何分辨,按朋友的话:“看上去质量比较好、比较整的就是改装的”。

(试驾时没有一个短路的,挺好)

车门内饰板无论材质还是装配工艺都令人哭笑不得,让你感觉工程师和装配工人至少有一位宿醉了。

从这些鬼斧神工来看,昨晚估计是56度二杯子整瓶吹。

BAW还能提供更原始更狂野的“铁内饰”(后者便宜几百块钱),更接近老款,铁片儿般的手套箱盖旁还有带防空功能的阅读灯。我倒更偏爱那个,不仅因为它经典到自带包浆,还因为“新内饰”的塑料件做工太糊弄,相比之下原始的“铁内饰”反而歪打正着地显得更精细些,虽然这“精细”只是比较级,和“比斯柯达Kamiq加速快”、“比VV7开着顺手”、“比蔚来ES8高速续航里程远”原理差不多。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时至今日,嘎斯69车门为何那么窄依然是谜,不仅拥有斯拉夫人典型身材的大皮猴斯基们怎么都和它太不搭,就连我国人民这亚洲身材进出也显不出丝毫宽敞。

至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为什么几乎照搬……在“有没有”是头等大事的当年,用现成设计的确能加快进程,而“人性化”估计要排在末尾…或者根本没考虑过。

如今这鬼畜的车门本身也成了情怀的一部分——哪怕是这台相对新款,车门有一定变动的“新派二蛋”大体上也依然延续着这一设计。

(不要问我单排座的二蛋皮卡怎么办,我不想提当年卡在里面的惨烈记忆…)

这也直接导致我和当年前排的摇把子狂人一样,尴尬地出现在了后窗中——车门尺寸缩水,然而吃7层汉堡的妇科却没法缩水,不想坐B柱后面,那只能马上截腿。

相较于车门,防滚架(硬顶款上为选装)更蹩脚到哭笑不得——它被设计成“隐藏”在B柱内侧,但别忘这BJ前排人是坐在B柱后面的!

于是前排外侧胳膊只能勉强挤在上面,设计师可能觉得车太颠,大家都跟恒河猴似的一胳膊挂架子上最好,巴适得狠。安在防滚架前部的安全带位置可能是扔骰子决定的,偏前且偏低,用起来很难受,碰撞时能提供多少固定作用也十分令人生疑。

(前文提到的UAZ进行碰撞测试时的图片,请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by/6492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