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指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齿。
编者按
智齿(genuinetooth),也称智慧齿、是人类的第三磨牙,随着遗传基因的不同智齿一般会在16-30岁之间长出,也是人一生中最后长出的牙齿,所以它最靠近喉咙,因为此时期的人们心智比较成熟而得名。智齿若是长得不整齐,就应该越早拔掉越好。因为智齿长得不好不仅会引起冠周病,还会将牙列挤得乱七八糟,更可能引起龋齿。
本文指导专家:
徐勇刚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何沙四川医院口腔科医师
栾医院牙周科主任医师
1
什么是智齿?
人们常说的智齿,实际上是第三大臼齿(一般人都有第一和第二大臼齿),俗称智慧齿。四只智慧齿形成始于上下颚骨中,正如其他牙齿一样,但却是最后长出于口腔中的臼齿。智慧齿形成于9岁,而齿冠则于大约14岁形成,并在青春期末长出于口腔中。
有调查表明:我国16~25岁人群中智齿的萌出率为54%,在已萌智齿中阻生和错位约占44%,其中发生在下颌者约是上颌者的2.5倍。
由于智齿因萌出位置不足,牙齿可能部分或全部被龈瓣覆盖,加上位于口腔的最内侧,刷牙的时候难以清理到,细菌滋生引发智齿冠周炎,导致咀嚼、吞咽,开口活动疼痛加重。到了冠周炎的中后期,表现为口臭、舌苔变厚、智齿周围流脓等症状,甚至半边脸都会肿起,口张不开,不能进食,可以伴随发烧、头痛、便秘,淋巴结发炎肿大等。
2
智齿到底有啥危害?
智齿最常见的危害,一是智齿冠周炎,二是造成相邻牙的损害,而最凶险的莫过于智齿冠周炎,它既可以平淡无奇,消炎即愈,又可以肿胀封喉,危至气管切开保命,个体表现差异极大,尤其是孕妇。
医院口腔科,每年都少不了收治一些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的病人住院,有输液消炎治愈的,也有发展至口内或颌下切开排脓的。部分患者智齿发炎是在大量饮酒后诱发,输液选择无论是头孢类还是甲硝唑都是禁忌,抗炎治疗上有一些棘手。
智齿造成邻牙损伤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也是年轻人因为没有早期拔掉智齿而最终后悔莫及的常见归宿,其中以前倾阻生智齿尤为多见。因为它水平向前直抵邻牙侧面,形成敞开式间隙极易存留食物残渣,较难清理,时间一长则形成邻面菌斑并产生龋坏,邻牙即进入快速毁灭崩解期。临床上经常出现因为前倾阻生智齿而“拔一送一”的病例。
3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青少年时期乳牙恒牙交替完成,要进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智齿若是长得不整齐,就应该越早拔掉越好。因为智慧牙长得不好不仅会引起冠周炎,还会将牙列挤得乱七八糟,更可能引起龋病。
大多数人都需要拔智齿......比如说智齿已经烂了的;智齿反复发炎疼痛的;反复咬伤口腔粘膜的;还有那种长不出来或者长得东倒西歪的智齿,都是需要拔除的......
目前口腔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智齿经常发炎则应视为口腔病灶,无论长得正还是歪都必须拔除,这点毫无疑问。而从来不发炎的智齿,如果长成正位,有正常咬合功能,无龋坏,可以保留不拔;如果是肉眼可见的前倾阻生型,不管是否发过炎,一般是建议拔除,女性备孕前则强烈建议拔除,因为它如同不定时炸弹具有冠周炎的潜质和破坏邻牙的潜在危害。
▲智齿在X线片上很清晰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多见,即低位埋伏型智齿,多为水平埋伏,是否需要拔除目前尚无绝对权威观念,虽然有少数病例可发展至影响邻牙健康或形成“含牙囊肿”而不得不接受手术,但大多数并无此类倾向。考虑到此类智齿拔除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如果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多可动态观察,不一定必须拔除,当然也有人作了预防性拔除,这种就象少数人在出国之前预防性切除阑尾一样,不建议也不反对。
4
具体说来,哪些情况智齿该拔掉,
哪些可以保留?
01该拔掉的智齿
通常,牙医会基于下列几点理由,建议拔掉智齿:
1)蛀牙
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侵犯邻牙
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医以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空间不足
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以萌发的时候最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4)清洁不易
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所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没有对咬牙
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6)阻生齿
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定,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02可保留的智齿
说完了该拔除智齿的情况之后,或许你还有疑问:如果都没有症状,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
如果是站在医生的立场,他通常会建议你拔掉,以避免产生后患,所以是一次痛,终生免疫。不过,如果你觉得智齿没有妨碍你,那么,你可以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
什么样的智齿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
3)有对咬牙的智齿。
智齿和阑尾一样都是人类进化遗留的产物,阑尾是人类在原始时期用来消化粗纤维,比如树根之类食物的器官,而智齿是用来咀嚼粗食纤维树根树皮这类食物对人类消化系统提供帮助的牙齿,随着人类的进步,食物越来越精细,人类逐渐退化不需要的东西,下颚体积变小,而在颌骨上几乎没有智齿的生长空间,上颚也没有了对咬牙。
5
什么样的人最该拔智齿?
这一点想作为全篇的重点来讲述,因为有太多血淋淋的临床惨痛教训!首先,中国女性的孕前体检中缺乏口腔例行检查,欧美日发达国家却都有。
女性怀孕以后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和糖分摄入量增加,智齿冠周炎以及邻牙龋坏相对多发,孕早期的冠周炎除了冲洗治疗以外,抗生素根本不能用,只能靠孕妇死扛,能扛过去的还好,扛不过去的就极其悲催。
两年前有一位孕妇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多间隙感染的病例,入院不久即因呼吸困难转ICU紧急气管切开并同时剖腹早产一婴儿,虽母子双保,但教训深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均如同经历一场了艰苦的战役。
而这样的病例,医院也有发生,而且还有一些没有报道出来,这是最近报道的一例。
智齿对孕妇的危害实在太大,而孕前口腔体检政策落地也是遥遥无期,在此再次强烈呼吁,请广大备孕女性,务必,立即,果断,趁早,毫不犹豫拔掉智齿尤其是前倾阻生智齿。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仍然因深入骨髓的牙科恐惧症而拒绝拔智齿,最主要是怕痛。拔智齿到底痛不痛呢?这个和医生的技术,麻药的选择,患者的疼痛耐受阈值都有关,但是一般来说完全不痛,或者稍有疼痛但可以耐受。
所以,真诚地告诉大家,虽然前面提到了一些风险病例与并发症,但总的说来,拔智齿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适当权衡,该拔就拔了吧。■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ID:jksb)本文首发于微博
魔术牙医徐勇刚,部分内容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本文编辑:小雪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zz/64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