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其实,磨牙也是一种疾病。浙江省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医院口腔修复及口腔正畸科主任董妍主任医师指出,磨牙学名磨牙症,好发于中青年。长期磨牙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同住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需要尽早干预及治疗。
长期磨牙牙齿损耗严重
前不久,40岁的孙先生来到浙医二院口腔科修复牙齿,董妍医师为其检查时发现他的全口牙齿重度磨耗,面部下1/3短,面相苍老,完全不像是这个年纪应有的状态。
询问其病史后得知,原来孙先生有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磨牙习惯。此外,天天不离白酒的饮食习惯也加重了他牙齿的磨耗程度。
为了挽救孙先生的牙齿,董研医师为其进行了口腔维护、用固定修复方式为他重建了咬合关系。现在孙先生的咀嚼功能得以恢复,面型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磨牙危害不容小觑
“老百姓口中的磨牙在医学上被称为磨牙症。”董医师介绍,磨牙症是指患者习惯性、非生理功能状态下产生的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咬合面磨动或紧咬状态。患病率大约10%~13%,中青年好发。
磨牙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多数学者们认为是多因素协同致病,可能与咬合因素、睡眠觉醒、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磨牙可造成咬合干扰,反之,咬合干扰也是磨牙症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心理因素亦是磨牙症的重要病因之一,长期紧张、抑郁、焦虑等可导致咀嚼肌群紧张性增高,造成睡眠时上下颌牙齿发生咬合接触。磨牙症还与全身疾病有关。有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夜间血压升高等与磨牙症相关。儿童磨牙与睡眠姿势、口腔不良习惯及缺锌和缺维生素B有关。另有研究提示,经常喝酒的人也容易得磨牙症。
磨牙症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大部分有磨牙症但不严重的人不知道自己有磨牙症,常由同寝室或家人告知。而磨牙症严重的人,也是出现牙齿敏感、疼痛、颞下颌关节不适等问题时,来医院就诊后,由医生检查发现有磨牙症。”董医师说。
长期磨牙对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面部甚至颈部肌肉的协调功能等都会造成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的异常磨耗、牙体折裂、食物嵌塞、咬合接触性牙敏感等牙体病。不均匀磨耗的牙齿锐利边缘可能擦伤口腔黏膜。
此外,磨牙严重者会有面部肌肉酸胀、颞下颌关节区不适感(可能出现关节音、开口痛、开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症状),严重者影响颈椎功能、头痛。
治疗分为对因和对症治疗
长期磨牙不仅影响患者及同住者的睡眠或生活质量,还会危害健康。那么,有那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摆脱磨牙的困扰呢?
董妍医师指出,磨牙症的治疗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由于咬合干扰是磨牙症的重要致病原因,咬合刺激会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刺激,导致机体不自主进行咬合运动,因此,规范的咬合治疗十分重要。而且,规范的咬合治疗必须由经过“咬合学”培训、学习并有一定临床实践的医生来为患者做诊断和治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咬合干扰是由于牙齿排列不齐、阻生牙位置异常等引起,应及时做正畸治疗、拔除致病的阻生齿。补牙、烤瓷牙等牙科治疗不能造成医源性咬合干扰。
对于精神紧张,生活、学习压力大的患者,要学会放松自己,缓解情绪压力,晚上睡觉前默念几遍“我的牙齿是放松的”进行暗示治疗;有些人白天清醒状态的紧咬牙对口颌系统也是不良刺激,应该改正。有研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过度兴奋会出现磨牙症,对于磨牙严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可以请神经内科医生诊治。
长期酗酒的人,应减少酒类的摄入量。
有胃食管反流病、夜间血压升高的人要做相应的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睡觉时佩带软咬合板、肌肉放松治疗等。软咬合板一般厚度2-3mm,戴在下颌牙弓,能减轻肌肉紧张、隔绝上下颌牙齿的磨损。经皮电刺激是一种可以让咀嚼肌放松的疗法,肌肉放松时下颌能处于休息位置,则上下颌牙齿得以分开。
本报记者谢文竹通讯员鲁青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zz/64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