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根尖周损伤
定义-----种植体根尖周损伤(implantperiapicallesion,IP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损伤,是种植体关键周围区域的紊乱,也被称之为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retrogradeperiimplantitis).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感染型种植体根尖周损伤(infectedimplantperiapicallesion)通常由种植体根尖周区域的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活动型种植体根尖周损伤(activeimplantperiapicallesion),也伴有临床症状:如触痛、肿胀、溢脓以及瘘管形成等,也是种植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第二类为非感染型种植体根尖周损伤(non-infectedimplantperiapicallesion)是无菌性的种植体根尖周区域损伤,表现为静止型种植体根尖周损伤(inactiveimplantperiapicallesion),不伴有临床症状。
病因与临床及放射线表现
种植体根尖周损伤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其病因有多因素背景,主要包含既存的致病微生物引发感染和外科创伤两类,
1植入的种植体短于预备的种植窝,导致种植体植入后放射线片上显示种植体根尖区有低密度影像,此类IPL一般为静止型IPL,可以长期稳定存在,而不影像种植体的功能和寿命。
2种植窝预备过程中过热导致的骨坏死。
3来自相邻天然牙根尖周病损的种植体表面污染
4种植体植入位点原天然牙失败的髓病治疗或根尖手术遗留的细菌引发炎症。
5种植体的过度负荷或过早负荷
6种植体旋入过紧压缩了骨屑,种植体植入过深会引起备孔过程中产生的骨屑压缩,随后导致缺血、坏死以及形成死骨片。
7前庭区骨开窗(穿孔)。如果骨皮质薄于0.5mm,骨改建会导致骨皮质穿孔,与感染的软组织相通。
8既存的骨病变
9种植体表面污染,如手术使用有滑石粉的手套导致植体表面被滑石粉污染
10植入位点骨质差
11种植体植入感染的上颌窦。
12残留的牙根片段及异物组织
13种植体缺乏初始稳定性
14宿主的愈合能力低
临床表现:感染型根尖周损伤的范围比非感染型大,通常有痛,肿,脓等,并往往引起瘘管形成。
X线表现:显示为根尖周区域的透射影,而种植体的冠方部分则通常被正常骨组织包绕,在临床上多数是稳定的,极少因为种植体根尖周损伤而导致种植体松动,EspositoM等报道,种植体根尖周放射线透射影的发生率为0.26%。
预防与治疗
对于感染型种植体根尖周损伤,需要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如翻瓣清创、种植体根尖切除、引导骨再生、甚至取出种植体等。感染型根尖周病损所累及的种植体,决定是否将其拔除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种植体是否稳定(骨结合)
根尖区域感染的范围
未受感染累及的种植体剩余长度是否充足,是否允许切除根尖部分而不影像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
如果不切除种植体受累的根尖部分也可以彻底清创,则无需进行根尖切除,一旦根尖部分妨碍清创,即需行种植体根尖切除术。
外科治疗方法包含刮净种植体根尖周区域的肉芽组织,对感染累及的根尖部分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在必要的情况下切除未形成骨结合或者骨结合已经丧失的种植体根尖部分,然后行GBR治疗。虽然形成再生性骨结合的百分比没有得到验证,但是经外科方式治疗后的种植体在临床上通常是稳定的,而无需将其取出。
如果病因是邻牙根尖周炎所导致,一定要同时治疗病灶牙。
稳定的种植体出现化脓性根尖周感染时,常推荐全身独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或者联合。但是单独使用抗生素难以获得成功。必须在外科治疗的基础上以辅助药物治疗。
总之,种植体根尖周病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防止种植体取出。h
-----摘自《口腔种植学》第二版,宿玉成主编-----
北一种植口腔学院最新培训
1、.12.12-13北一牙诊所实战策略----《诊所经营数据实战分析》会议通知(第二轮)2、.12.20-21《北一牙周高级实战操作班》会议通知
3、.12.22-24《北一种植实战晋级培训班》会议通知具体内容参考公众平台:北京北一,或者加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zz/64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