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为什么会长智齿

为什么会长智齿?

智齿也称智慧齿、是人类的第三磨牙,随着遗传基因的不同智齿一般会在16-30岁之间长出,也是人一生中最后长出的牙齿,所以它最靠近喉咙,因为此时期的人们心智比较成熟而得名。

儿童的牙齿从乳牙更换成恒牙,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按一定的次序依次更换。在大约6岁时,第一对臼齿长了出来,而在12岁左右,第二对臼齿才长出来。第三对臼齿在10岁时开始形成,通常要等到17~25岁才长出来,这时已进入了有“智慧”的成年,所以古罗马人把它们称为智齿。

  而且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智齿都是完全正常地长出来的。这要一直追溯到大约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吃的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粗得不能再粗的粗粮,例如植物的根、叶子、坚果和生肉。这就要求牙齿有强大的撕咬、咀嚼能力,而且耐磨损。特别是在没有任何牙齿保养措施的时代,多一对牙齿也就多了一重保障。因此我们的祖先和其他猿猴一样,长着三对臼齿,而且也和猿猴一样有着宽大的上下巴,可以轻松地容纳所有这些牙齿。

  随着人类的进化,大脑变得越来越大,相应地,上下巴变得越来越短,口腔空间也小了,要容纳下所有的32颗牙齿变得困难了。差不多这个时候,人类已聪明得学会使用火。火的使用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煮熟的食物更容易撕咬、咀嚼,餐具的发明进一步降低了牙齿的重要性。事实上,只要精心烹饪,一颗牙齿都没有也是可以活下去的,虽然活得不那么舒服。不管怎样,没有最后一对臼齿也无所谓了。

 而上下巴的空间也不容易容纳下智齿,这时不长智齿反而有利于生存。有一部分的人(大约占人口的35%)的确根本就不长智齿。这可能和一个叫PAX9的基因的突变有关,是进化的结果。但是为什么没有进化到所有的人都不长智齿呢?这是因为长智齿时,人已经到了生育年龄,能够留下后代,这时即便智齿会对健康有影响,其基因也已经流传下去了,不容易被淘汰。

智齿的并发病症有哪些?

  1、龋齿

  智齿的阻生或错位易使食物残渣嵌塞在第二磨牙与智齿的牙间和牙周缝隙中,很不容易清除,常发生龋齿。据调查;下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平均龋患率为16.4%,不同年龄阶段龋患率有显著不同,20岁时仅为3.7%,50岁则高达27%。可见,拔除阻生或错位智齿是预防第二磨牙龋坏的关键,而且对已发生的较浅的龋变也可能使其不再发展。

  2、牙列不齐

  14-18岁是智齿萌生的最活跃时期,但因颌骨骨量与牙量间的不平衡,可供智齿萌出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智齿萌出运动的推动力常是造成牙齿拥挤和排列不整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萌出运动的持续推动力只要有4~5克,就足以对第二磨牙产生影响。因此,第二磨牙发生错位,扭转等较为多见,约占牙颌畸形患者的20%左右,其中约有80%发生在下颌第二磨牙;以青少年居多,女性约是男性的1.6倍,第二磨牙的错位,会使上下方的咬颌接触面积减少,人的咀嚼功能明显降低。

  3、邻牙及支持组织的吸收

  下颌智齿的牙胚在发育过程中,牙的长轴本来是向前方倾斜的,只是在有足够下颌发育时才逐渐直立萌出,当萌出过程中受阻于第二磨牙时,该处就会产生附着第二磨牙牙根表面的毁齿细胞。毁齿细胞可释放出溶蛋白酶而使牙根逐渐吸收,严重者可使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根完全吸收。而且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间常存在的慢性牙周炎也会造成牙槽骨的炎症性吸收。

  4、颅下颌紊乱症

  下颌智齿的阻生或错位常会与上颌第二磨牙发生咬颌干扰而导致下颌病理性后缩,这是诱发颅下颌紊乱症的原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疼痛和下颌运动的异常,咀嚼肌的疼痛、耳鸣、舌痛等症状。许多患者在拔除阻生或错位的智齿后,由于阻断了诱发颅下颌紊乱的潜在因素而取得了明显疗效。

  5、智齿周围囊性病变

  颌骨的牙源性囊性病变好发于未萌出的埋伏牙,而下颌智齿萌出受阻的机率又最高,显然是主要的好发部位,当囊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度,颌骨可发生膨隆变形,遇有继发感染,还会反复肿痛,严重者还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6、口腔粘膜发生癌前病损

  阻生和错位智齿的牙龈和颊粘膜,可因牙冠边缘的长期机械刺激或反复咬伤,而使粘膜发生溃疡、糜烂、组织异常增生及白斑等病理损害。如此长期的创伤修复再创伤过程会影响口腔粘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而发生癌前病损,进而诱发口腔粘膜癌变。

  7、智齿冠周炎

  智齿阻生时可呈垂直、前倾、水平、横向、倒置等不同方向萌出。当其部分萌出时,牙冠周围常被牙龈组织不同程度地覆盖,以致在牙冠与牙龈之间形成一个牙龈袋,深度超过2~3毫米时,常导致病理变化。由于此袋内易于食物残渣潜藏和细菌的繁殖,当龈袋处遇有创伤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炎症。智齿冠周炎的好发年龄在20~25岁,几乎95%发生在下颌。常表现为冠周组织红肿疼痛,以致影响咀嚼,吞咽,还常伴有张口困难及发烧,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若炎症未及时控制,还可向颌周、颈部扩散,形成组织间感染、颌骨骨髓炎,甚至还可发生败血症、心包炎等严重全身并发症。

长智齿要注意什么?

  1、不能用舌头去舔智齿;

  2、按摩,从脸上揉里面,轻轻的,揉到稍微有一点疼就行了,每天大约40-50下,几天后疼痛就会减轻;

  3、吃饭后一定要漱口,最好是盐水;

  4、吃些清火的食物(苦瓜、莲子等),菊花茶、金银花;

  5、觉得疼的比较厉害,也可以上点消炎药;

  6、红肿的地方,拿些小冰块冷敷,也可以缓解疼痛。

扫描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yf/6454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