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18法硕研考12

白癜风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47166.html
          

“开始很长时间了”

“是心动的时间很久很久了”

        

“Remaintruetoouroriginalaspirationandkeepourmissionfirmlyinmind.”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相信,语言是带有杀伤力的;我也相信,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不论做什么,初心很重要。它是你前进的动力,是在你疲惫不堪时回想起都会觉得甜滋滋的能量丸。Tiredbutenjoy!念念不忘,终有回响。从小就很喜欢法律,却毫无违和地成了英专生。

每当我设想10年20年后我的人生状态,中年危机扑面而来,会感到害怕。是会心慌没有安全感的那种恐惧,是在自己身上找不到靠岸的“thing”。

设想20年后,没有方向的浑浑噩噩,没有事业的四处飘荡,没有使命感的生存着,有的是不堪回首的过往与叹息,有的是我可能白活了,有的是悔恨当初怎么不努力不争气一点,有的是对现状很不满却无力改变什么的无力与无助。

人生二十出头,该深思自己真正热忱的是什么,又是什么能让你全心全意掏心掏肺一如既往,是什么能让你感受到生命力?

从小活在家人设定的“普世价值观”下,毫无意外地成了标本式的“乖乖女”。英语学得不错哦,长相五官比较端正,各方面条件都match“家长标准”。标准化流水线“顺理成章”按照“家长规划”完成婚姻登记+再生产的任务。

年9月初,我开始了“逆行”。曾经无数次跟家长探口风,读研---毫无意外都被否决。“逆行”真的帅气逼人,在中大考研群知悉一位研友为了考研专门在大学城附近租房!第二天我就搬进家弟租的房子,离大学城大概50min单程。走进学校图书馆,开始了为期将近3个月的研考复习。Thatwasthemostsweetestthinginmylivingyears!

家-图书馆往返时间:2h.

本人背景简述:英专+语言学习爱好者+随身翻译员+展会翻译员+高中时期政治科代表+无法律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

研考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

目标院校:复旦大学

复试线:>分

风险评估:

公共课(政治+英语:满分总分,定位是拿分左右);

专业课(专业基础科目:刑法+民法--满分总分分;专业综合科目: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满分总分分。保险定位是拿分,难度系数很大。)

复习时间:.9-.12(这期间需要减去的时间:1.挪去大概半个月时间参加广交会展会翻译+3天左右时间处理国外客户过广州的事宜2.寒风刺骨出不了门+去医院拔智齿疼痛不已无法复习的时间+状态不好的时间)

在时间管理与成本权衡方面,对自我的精准评估与定位,尤其重要。3个月不到的时间太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的优势也就在于政治和英语有点基础,兜底都能过线。但是专业课,法律条文法律规范都是成文的规范性的知识点,没有蒙的突破口。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没法瞎扯。

政治

复习资料:历年真题+肖四肖八+时事与政策+米鹏精讲(真题讲解,押题卷讲解等解题方法)+徐之明逻辑图详解etc.

真题是一定要做的,要熟悉出题设坑的套路,更要知道解题方法。

由于我复习的时间比较紧,所以我几乎没有放多少时间在政治上。

如果时间很充裕,建议是买的书看完看懂,题要刷完,反复看错题,然后选1到2位政治老师跟着学,上考场+过线是没问题的。

最好是养成早读午读晚读的习惯,日积月累的记忆才牢固,考前抱佛脚就跟赌博差不多。

我习惯给自己写,即今日学习任务。要实现的质和量,写在笔记本上,或者直接用手机便签。严格恪守今日事今日毕,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只会养成拖沓的陋习,缺乏执行力。而养成自律的习惯,将终身受用。

我会用碎片时间做知识积累,每天早晨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新华社-早知天下事,人民日报-来了!新闻早班车。

在地铁上,可以进行时事与政治的积累,看看央视纪录片系列--《巡视利剑》、《法治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etc.

考前几天着重看肖四肖八,网上有很多整理出来的主观题背诵版,非常方便学习和记忆。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专门的最后押题卷的讲解视频,针对解题技巧方面的,即使背的都忘了,至少你懂得其中的套路去反套路。

英语

复习资料:历年真题+长难句+作文(其实买了好多资料,但没用上。所以我把我用上的觉得ok的列出来,资料不在多,在于你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多少。)

其实我们都是学了好多年英语的人,只是最后教育出来的都有一个通病:不会用、容易忘。我,真正的英语应用于生活中,是在大一。英语老师听完我们那拖长的懒音+念经式的发音,就差吐血了。

纠正发音,勇敢跟外教打开对话的大门,把英语用起来。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英文,我的工作接触到的不是英语口译就是笔译。所以毅然决然把时间都放在专业课上,风险是一定有,但是对于我自己,这样复习的成本是最低的。

在8月份的时候,有听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课程,觉得还不错。后期我就只做了2篇真题+研究了作文。没有英语基础的不建议这样做。

时间充裕的话,我的建议是:

1.真题至少做3遍,阅读理解其实不难,每道题都可以定位到原文。至少要知道题目是如何设坑,以及如何解题。

2.前期打基础:听《长难句》+《阅读精讲,特别是真题的讲解》+《作文》+《翻译》+《单词》。

3.了解考研英语的阅读出处,多听多看这方面的文章。比如《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华盛顿邮报》等。

4.有很多考研英语老师都有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wh/649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