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齿?
智齿指的是上下颌骨的第三颗磨牙,因为它一般在18~25岁之间萌出,这个年龄期的患者正是长智慧、学本领、比较聪明的时期,所以将这个时期萌出的牙齿称为智齿。
由于人类的不断进化,现在所见到的智齿许多形态有变异,或者位置有变化,导致阻生。
什么叫阻生齿?
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可能萌出的牙,称为阻生牙。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不断进化,食物日趋精细,导致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容纳全部牙。常见的阻生牙有上下颌第三磨牙(智齿)及上颌尖牙,其中以下颌智齿阻生最为常见。
什么是智齿冠周炎?
急性智齿冠周炎发病初期,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患者感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且当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区出现反射性疼痛。当炎症侵及咀嚼肌附近时,可引起肌肉的反射性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由于口腔不洁,有时口臭明显,舌苔变厚,自觉龈袋处有成味分泌物溢出。炎症如果继续发展,全身症状可渐渐明显,如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活食欲减退及便秘等。口内多可见智齿萌出不全,甚至被肿胀的龈瓣全部覆盖,智齿周围的软组织及牙龈发红、肿胀,龈瓣边缘糜烂,有时可见溢浓。
智齿冠周炎怎样治疗?
智齿冠周炎治疗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局部保持口腔卫生,每日进食前后用清水或含漱剂含漱,龈袋可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局部使用碘甘油等药物。此法有良好的清洁、消炎、镇痛作用,是治疗冠周炎的有效方法。同时可全身口服药物治疗。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可拔除病灶牙,以防止复发。
智齿冠周炎如果未被控制,炎症可以直接向周围蔓延或由淋巴引流扩散,引起邻近组织器官各间隙的感染。严重者还可沿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的化脓性感染,甚至合并败血症等。
为什么下领智齿容易发炎?
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叫做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是常见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下颌智齿萌出最晚,下颌第二磨牙到下颌升支前缘的距离不足以容纳下颌智齿,使智齿萌出受阻,在阻生智齿牙冠的周围包盖着一层软组织龈瓣,牙冠与龈瓣之间自然形成一个间隙,内藏食物残渣和细菌,而这里的温度和湿度都利于细菌的生长,在身体健康和机体抵抗力强时,智齿冠周软组织正常,一旦因感冒、劳累或其他原因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就会引起牙冠周围发炎、化脓、疼痛等症状。
(2)由于智齿与邻牙之间常常形成间隙,容易嵌塞食物残渣,可引起附近的牙周软组织炎症。
智齿与颊侧黏膜组织常常接触紧密,其龈颊沟内积存的食物不易被清除,常引起智齿颊侧软组织发炎。
智齿是否一定要拔除?
(1)阻生智齿反复发作冠周炎,应予拔除。但如果为垂直阻生,且有对颌牙,患者又是在萌出年龄,有足够间隙,预计可以萌出者也可考虑做远中龈瓣切除术,不必拔除。
(2)智齿本身有龋坏,或引起第二磨牙龋坏,或引起食物嵌塞时需要拔除。但如果第二磨牙破坏较大,松动明显不能保留,可考虑拔除第二磨牙。如果此时智齿未完全萌出,有可能向近中移动萌出而代替第二磨牙;如果智齿已萌出,有可能作为义齿基牙时,也可以保留。
(3)正畸治疗时,为预防前牙拥挤或正畸治疗后畸形复发,应拔除智齿。
(4)完全骨埋伏阻生的智齿,怀疑引起某些神经症状的时候,应该拔除。
(5)可能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诱因的阻生智齿,应该拔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wh/64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