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疾病常见症状之牙齿过敏

牙齿过敏症

牙齿过敏症是指牙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时产生的异常酸软的症状,又称牙本质过敏症。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牙体疾病的共有症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敏感部位或敏感牙对冷、热、酸、甜及坚硬物体刺激产生明显的酸痛感,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严重者不敢咬合咀嚼,甚至不敢用口呼吸,但无自发性疼痛.

牙本质过敏治疗

牙本质过敏治疗,原则是封闭牙本质小管,隔绝外界刺激。根据牙齿硬组织丧失及病情的不同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多数情况下,尽量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轻度缺损者,可选用氟化物等进行药物脱敏治疗。缺损较深者,采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充填效果不佳的重度缺损牙可做人工牙冠修复。

1、牙齿为什么会过敏呢?

正常情况下,牙齿可以耐受20-5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因此,喝冷饮、吃火锅是不会引起牙齿过敏酸痛的。这是由于健康牙齿表面是一层完整坚硬的牙釉质,内层牙本质中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在釉质包裹下可以隔绝外界刺激。但如果牙釉质由于某些原因,如磨损、楔状缺损、龋齿或牙龈萎缩等,完整性被破坏,露出牙本质,神经末梢暴露出来,当接触到过冷、过热或酸甜味的食物时,就可能出现过敏症状。此外,某些神经官能症病人,月经期、妊娠期妇女,或长期失眠者,可能由于全身应激性高,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增强,也会出现牙齿敏感症状,这类病人通常随着全身状况的好转敏感症状自然消失。

2、牙齿磨损有哪些表现呢?

磨损是指由机械摩擦造成的牙齿硬组织缓慢丧失,摩擦来源于牙齿之间或牙齿与外物之间。正常悄况下,咀嚼是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硬组织丧失的,萌出10年以上的恒牙咬合面或牙尖切缘上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益于维持咀嚼平衡。

咀嚼引起的磨损(又称磨耗)最初是在牙尖或切缘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平面,光滑平整,以后逐渐加大加深,黄色的牙本质外露,重者牙尖磨平,某些老年人牙齿的胎面、切缘处釉质几乎完全丧失,牙本质高度磨损,牙冠变短。由于牙齿具有一定的自身修复能力,因此,磨耗的牙齿不一定会有过敏症状,但如果由于频繁地咀嚼硬食、夜磨牙等习惯使磨损速度较快,来不及修复,就可能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这是多数牙齿磨损病人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

磨损后的牙齿除外观被破坏,原有的咬合及邻接关系也发生改变,带来食物嵌塞,咬合关系紊乱,下颌关节损伤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牙周组织、口腔钻膜组织健康。

如果此时没有及时治疗或纠正不良习惯,牙本质磨尽,牙翻暴露,就会引起牙髓或根尖炎症。而由于嗑瓜子、咬笔头等不良习惯所引起的磨损多表现为某个牙切缘缺损,一般仅表现为釉质的丧失,影响美观。

3、牙颈部有凹槽的原因?

不少病人因牙齿过敏就医,经检查发现过敏牙的牙颈部不知何时出现了凹槽,这些凹槽由2个夹面组成,呈口大底小的楔形或"V”形缺损,槽的两壁表面坚硬、光滑,无染色,很像木器家具制作时常用的楔子,临床上称为“楔状缺损”。因为缺损处釉质被破坏,牙本质暴露,因此出现了牙本质过敏症状。早期缺损较浅,呈线形,多无症状。缺损严重者会穿通髓腔引起牙益炎及根尖周炎相应的症状,甚至导致牙折。 

4、楔状缺损是怎么形成的呢?

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是主要原因。为了能彻底清洁牙齿,不少人刷牙时用力横刷,殊不知,滴水能穿石,加之牙颈部结构相对薄弱,耐磨损能力差,又是咀嚼抬力集中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坚硬的牙硬组织就可能出现缺损。

较浅的缺损且无症状者可不做处理,或根据需要做脱敏治疗。缺损较深应充填修复。预防缺损形成的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避免“拉锯式”横刷牙。不论有无此病,程度如何,只要发现刷牙不当,都应立即纠正。

内容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关于健康

北京钢研口腔门诊部

-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wh/6457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