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常被认为是身体上多余的“零件”,可它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如果没有长正长好,又未能及时医治,龋齿、炎症、囊肿甚至败血症、肿瘤等继发性疾病都可能找上门,就像口腔里的“定时炸弹”。下面博士整形口腔中心专家为你详细解答有关智齿的几大疑问。
1智齿跟智力有关系吗?专家:智齿与智力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人类在18岁左右才萌出的最后一组恒牙,而18岁通常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时期,所以古人将其看作“智慧到来”的象征,才有了这样的命名。
在其他国家,对智齿的称呼也有所不同,比如韩国就称之为“爱情之齿”,因为18岁也是人们开始萌发感情的年纪。有些人误以为智齿跟智力有关,即使这颗牙出了问题也不愿意拔,这是一种典型的认识误区。
2为何智齿特别容易“生病”?专家:智齿又称为智牙或叫第三磨牙,上下左右共四颗。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不断精细化,颌骨逐渐退化变窄,导致智齿的生长空间不足,从小到大都被挤着,“阻生”在颌骨当中。如此一来,智齿只能挤别的牙齿,使其他牙齿变得拥挤不齐。
因此,不少人的智齿会出现种种问题,有些人的智齿畸形,过大或过小;有些人的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偏向颊侧、舌侧或斜向前方;还有一部分人先天缺失智齿,没有长齐4颗。久而久之,会引起邻牙龋坏、牙周炎症,或引发肿胀、疼痛、咬颊肉,甚至发烧、咽喉痛等不适。如果长期咬颊肉,引发持续异常刺激,有可能发生癌变,治疗难度非常大。
3所有智齿都需要拔掉吗?专家:由于智齿生长的特殊位置,给它的清洁和治疗带来许多问题,比如由于智齿长在口腔最里面,刷牙的时候不容易清洁,容易产生蛀牙;还是由于不好清洁的问题,容易引起牙周炎、牙髓炎等炎症,而且容易反复发作;且智齿往往由于萌发空间不足而出现胀痛,或者由于大多数的智齿都是歪着长、斜着长或横着长,容易侵犯邻牙,并因为其位置不正,会与邻近的牙形成一个V字形的间隙,引起食物残渣、细菌的积存;另外,由于没有对咬牙,有时智齿会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将周围的牙齿给挤歪了;还有就是由于萌发不足而成为阻生齿,从而引起牙列不齐,冠周间隙感染,张口困难;再就是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不适应。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智齿出现上述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要拔除。
但也不是所有长出来的智齿都要拔掉,那么,什么情况下智齿可以保留呢,专家说:假如智齿的位置很正,咬合关系正常,且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的,可以考虑保留。
4何时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专家:从预防的角度讲,有问题的智齿越早拔除越好,而拔除最好的时机是在16岁至18岁,因为此时牙根还没有长全,大约只长成了1/3,拔除的话比较容易,伤口愈合也快。为此,建议大家在16岁到18岁之间,最好到牙医那儿去拍一下片子,看看有无长智齿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就要进行相关的检查或者评估,如果属于上述需要拔除的情况的话就要立即拔掉,如果不属于的话,医生就要通过口腔检查和X光片进行评估,如果预计智齿的位置比较正,能够正常萌出或已经正常萌出,不会发现嵌塞的可能,咬合关系、位置都比较好,就可以不拔。
5拔智齿会让邻牙松动吗?专家:牙齿松动的最常见病因是牙周病。其他一些口腔疾病(如根尖周炎,创伤等),也是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败血症、糖尿病等),也可引起牙齿松动。
而不明原因的牙齿松动,应警惕有无颌骨肿瘤的可能。智齿牙冠的压迫,使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吸收;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也可造成第二磨牙松动。因此,拔除智齿不仅不会引起邻牙松动,反之,尽早拔除智齿,更有利于第二磨牙的稳固。
6什么样的智齿不需拔?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什么?专家:长智齿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些智齿是需要拔掉的,也有些人不需要拔智齿,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不需要拔牙;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不需要拔牙;有对咬牙的智齿也不需要拔牙。还有一些智齿能通过治疗保留,比如位置很正,但有牙龈覆盖在齿面上,可进行手术来形成正常咬合;如果智齿长得不正,但有生长的空间,也能进行矫正来保留。保留智齿的人,更需格外注意口腔卫生,因为智齿长在最里面,很容易被“忽视”。早晚刷牙要到位,智齿也要仔细刷;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每天用牙线对齿缝进行深度清洁。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白癜风复发怎么办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wh/64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