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智齿?长“智齿”等于有智慧?
智齿是指16岁以后萌出的或尚未萌出的上下颌第三磨牙,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它并非是人们智慧的来源,只是与智慧伴随同行而已。相传,古代有一位君王,少年继位,已近成年时,又长牙齿,终日疼痛难忍,皇帝惊怪,问群臣主吉主凶。其中有一位溜须拍马之臣奏曰:“此乃智人之相也。”皇帝大喜,并赐金高升。这就是古代“智齿”名称之由来。
每个人都会长智齿,只是时间不同?
在智齿的生长方面,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有的人40、50岁才长,有的人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的。由于人类进化过程随食物的精细、颌骨体积变小,于是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姗姗来迟的最后一颗恒牙,造成智齿萌出后位置和方向异常、不但无咀嚼功能,而且存有一系列的潜在危害或危害。
智齿的主要危害:
1冠周炎症:由于萌出不全,其后侧的牙龈覆盖部分牙冠形成龈袋,积存食物和细菌,可造成局部软组织经常发炎,疼痛难忍,进而导致开口受限而进食困难。
2危害邻齿:大多数智齿前倾阻生,即呈45°左右顶在第二磨牙上,两个牙冠形成一个夹角而嵌塞食物,时间久了,第二磨牙形成龋坏直至牙髓炎而剧痛。另一个后果是前倾的智齿持续加力于第二磨牙,使其形成牙周炎而疼痛松动,不得不拔除第二磨牙,或须拔除这两颗牙,使咀嚼功能严重受损。
3多间隙感染:智齿周围有很多个粘膜下、筋膜下的潜在间隙,当智齿反复发炎、引起化脓,脓液会沿间隙扩散,导致颌下间隙、翼颌间隙、颊间隙、颞下间隙化脓性感染,特别是由于咽旁间隙位于智齿内下方,距离近、脓液重力作用往下走,很容易波及,而这间隙感染水肿影响呼吸,处理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4面部长“疮”:下颌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炎症通过破坏颊则骨板到面部皮下,引起同则下颌缘上方近下颌角处出现皮下瘘管,留下永久性疤痕,影响美容。
对智齿的误区:
许多人认为:智齿只要不疼就无须拔除,这种观点不正确。如果感觉疼了就表明已经对正常牙齿甚至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了,此时再拔也难以挽回智齿造成的损失。
害怕拔智齿引起疼痛:许多人虽然知晓智齿的危害和必须拔除的道理,但是因怕疼迟迟不愿为此牙就诊。其实拔牙过程是无痛的,这是许多拔牙者的体验,拔后的反应性疼痛和水肿是可控的;相比智齿反复发作的疼痛已好受多了。
我们的正确做法:
据统计,50%的人有智齿的存在,在16岁左右陆续萌出。由于刚萌出时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易于拔除,并且此时拔除智齿避免了造成第二磨牙及机体的损害,可以说尽早拔除是最佳治疗方案。古人讲:不治已病治未病,乃此道理。
咨询皮肤病专业医院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wh/64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