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西一博士因鼻中隔偏曲手术7小时后死亡事件被媒体曝出,虽然媒体报道标题中含有的“零风险手术”字样,存在误导公众之嫌。但这个案例依然值得警示。
今年8月20日下午6时许,刚刚考取西北大学级博士研究生的杨超宇,医院(下称“晋中二院”)做了鼻中隔偏曲手术,术前风险评估NNIS分级为0,手术用时约28分钟。但术后8小时的21日凌晨4时许,杨超宇因“低钾血症、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29日上午,杨超宇的父亲杨成告诉记者,儿子的手术用时约28分钟,做完手术后六个多小时,其子出现手脚无力、出虚汗等症状。“我们把儿子出现的症状告诉医生,当时他们说估计术后没吃午饭,身体有些虚弱,需要补充一点能量。他们给儿子输了葡萄糖。”21日凌晨2点,杨超宇的情况越来越糟糕。随后医生给儿子做了一个血检以及开展会诊,其中一名医生判断杨超宇身体疑似出现缺钾。“杨超宇出现了神志不清的情况。”杨成说。
患者到底是不是因为低钾去世的鉴定结果还没出,但不可否认因低钾血症离世的,每年都有。其实类似案例,在口腔科也有。让我们一块来看两则文献报道。
案例1:患者拔牙术中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24岁,中学教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进行“8┌水平阻生齿劈冠拔除术”。术前否认心血管病史、慢性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拔牙术进行约20min,患牙松动将要脱位时,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四肢抽动、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随即意识丧失,手术医师立即按压人中患者无反应,扪颈动脉无博动,立即用吸唾器清除口内血液、唾液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并腋下注射肾上腺素1mg、约5min后急诊科医师会诊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为零。
诊断:呼吸心跳骤停。继续心肺复苏术,迅速建立输液通道,静点多巴胺40mg维持,再次静注肾上腺素1mg,约2min后,患者颈动脉博动显现,听诊心跳恢复,患者此时出现寒战立即予以保暖,加压给氧,停止心肺复苏术......患者意识恢复,诉有“低血钾”病史,立即给子补钾约10min后血压/80mmHg,心率次/min,遂收院观察治疗。
入院后给予补钾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复查血钾3.8mmol/L。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将患牙拔除后,于当日下午要求出院。出院诊断:①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②拔牙术后。
案例1:患者拔牙术中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下第三磨牙水平阻生,于辽宁中医院口腔科门诊行劈冠拔牙术。
术前否认心血管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遗传疾病史。采用普鲁卡因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拔牙术进行约1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抽动,口唇发绀,随即意识丧失,颈动脉和股动脉搏消失,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为零,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医师立即清除口腔内血液及大棉球,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口对口人工呼吸,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急诊医师迅速协助进行心脏复苏术,建立输液通道,静滴多巴胺注射液40mg,静注肾上腺素1mg,加压给氧,并进行心电监护......自述有低血钾病史,立即静脉补钾,约15min后,血压/80mmHg,心率次/min。
收入院治疗,入院后复查血钾正常(3.8mmol/L)。血钾低经检查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发。患者恢复良好,将患牙拔除后,于第3天出院。
低血钾为何诱发心律失常
当我们在询问患者病史时,往往要问“你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但其实,也要注意低血钾的情况。
人体中钾的含量很少,但却是很重要的一类电解质。我们正常人的体液中血钾浓度是3.5~5.5mmol/L,当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就可称为低血钾了,而当血钾降至2.5mmol/L以下时,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威胁生命。
以大家熟悉的拔牙为例——
我们知道,拔牙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病的发作。其发生机理是通过第五对颅神经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同时与拔牙时患者紧张、恐惧、镇痛不全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有关。
常见拔牙时引起的心律失常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性过早搏动、房性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见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等。
低血钾可诱发心律失常。当细胞外钾或血钾浓度降低时,膜内外的钾浓度差增大,而膜的钾通透性降低。由于低血钾时兴奋性升高,自律性升高而传导性降低,故容易形成兴奋折返,诱发心律失常。
严重的心室颤动可引发心跳呼吸骤停。心跳骤停原因虽然很多,但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处理原则也相同。
因此,尽快作出心跳骤停的诊断非常重要,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及时进行抢救。早期诊断及处理是抢救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一般要求在15-30s内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低血钾患者应注意突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尽早诊断,尽快进行心脏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口前急救处理
拔牙术是口腔科常见手术,但在拔牙过程中,创伤和麻醉可能会诱发暂时性昏厥、药物过敏、休克,甚至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应引起医师高度警惕。尤其是口腔科医师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及急救处理知识,胸外心脏挤压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掌根部压迫部位必须在胸骨下段,不能压迫胸骨角,也不能压迫剑突,更不能压迫肪骨。
(2)压迫时应带有一定的冲击力度,利用操作者体质量适度用力,而不是缓慢压迫,但用力不可过度。
(3)单纯作胸外挤压无法得到良好的气体交换,因此,必须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是30:1。
(4)在心外挤压的同时,要应用肾上腺素药物,以促进心跳恢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zz/64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