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
这个话题火了
有人发起了一场投票
你认为读不读大学差别大吗?
目前4.5万人参与
3.6万人选择
“大,读大学很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
或许你能够在
热搜上的另一个话题中
找到答案
当前话题阅读量达到了2.2亿
戳视频
这引发了人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
大学带给我们的除了知识
还有什么?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法学院教授
强世功给出了回答
学以成人
学会成为真正的人
中国人讲学以成人,这个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学,还学道德,学怎么做人,怎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个意义上,我们一定要理解孔子的一句话,就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说的古和今,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说的,其实和古今没关系,和时间没有关系。
他其实说的是两类人,一类人读书是为了别人,服务于社会,我们要找一份工作,这个工作没了,你学的知识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有另一类是为了我自己人格的养成,让你的心灵变得很开阔,让你理解这个大千世界的秘密,知道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从而把你的人格和境界不断地提高,和宇宙大千的普遍的法则,或者说为“道”,融合在一起。
我想提出一个概念,叫“心灵的生态”。我们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环境,是由一个生态来决定的。那么我们人的人格,成人的养成,品德,乃至于我们人生的境遇,也是由我们内在心灵的生态所养成的。
那么我们的所读所写,所思所念,所期所盼,都就像阳光,像雨水一样,一点一滴的在滋生你的这个生态。
有的人的生态呢,可能是花香鸟语,阳光蓝天,是非常美好的。有的人心灵的生态呢,可能就寸草不生,像荒漠一样,可能他没有什么期盼。
那么有的人的生态呢,他可能一直想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的事情,他的生态可能就像高山、大海一样。
我们说的有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理解了这个以后,希望我们同学把自己的人格养成,就放在每天的读书、写作、交朋友、社会实践、写论文等等,所有这些每一件事情里边。都把我们自己想象成在构筑自己的心灵的生态。
我如何读书
我觉得读书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读书的心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个思想家的书,系统地读,这样才会在读书过程中,把这个思想家的所思所想,慢慢转化到你自己的心灵中。然后你也像他一样,学会用这种眼光看世界,用这种方式去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思想家就会在一段时间影响到一个人的基本思想。
在毕业以前,一个学生是在校园里生活,但毕业以后,是校园在这个学生身上生活。
大学里我们究竟教育的是什么样子,学到的是什么样子,把你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只有在你的一生中,通过你们的工作、成长展现出来,我们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
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说北京大学好,不是说这个园子有多好,而是你们在这个园子里边学了以后,毕业以后,在你们人生上展现出来的美好的东西,品德、伟大的情怀、创造力,才使我们觉得这个园子好。
某种意义上讲,园子就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强世功:
“大学的质量也许不在于校园本身,
而是因为这里的人。”
很多网友开始探讨
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故从今年:上了大学的确会让人变成熟很多,会学到很多之前没有转载请注明:http://www.tzcgg.com/zsczz/649176.html